
住建部:全国42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里程超5000公里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孙红丽)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质风险控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指南》,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呈较快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9月,全国共有42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在建里程5000多公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属高风险工程,多以超深基坑和暗挖隧道为主,工程建设面临复杂的地质环境。砖石棋牌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风险差异大,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急需通过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措施防控地质风险,化解不利影响,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化解工程风险。
近年来,各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过程风险管控,取得积极工作成效。但一些城市尤其是新开工城市仍存在着地质风险认知程度不高、系统性研究不够、风险辨识不到位、风险评价不规范、控制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规范和指导。
《指南》聚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地质风险控制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近年来典型事故和工程风险,提出复杂地层结构的概念,督促各地高度重视复杂地层结构导致的工程风险。同时,提出了地质风险评估方法,探索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质风险控制长效机制,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奠定牢固基础。
《指南》将地质风险控制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分为总则与基本规定、地质风险管理基本要求、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复杂地层结构、地下水6章内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各阶段所涉及主要施工工法的地质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一是地质风险管理。明确工程参建各方管理责任,涵盖地质风险因素识别、单元划分、辨识、评价与分级、控制措施等工作内容。
二是地质风险分级评价。根据地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采用风险矩阵的方式将地质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明确了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并将地质风险分级结果应用于工程风险等级评价,实现了地质风险分级与工程风险等级的有机结合。
三是地质风险应对措施。系统梳理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复杂地层结构以及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按照不同施工工法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勘察、设计、施工措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住建部副部长倪虹:物业管理联接着居民生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住建部:居民参与是做好“旧改”工作的基本条件
- 发改委: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经累计开工146项 在建规模超万亿
- 住建部:为城市体检 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 住建部: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网上办理
- 住建部通知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效期延期
- 厦门省重点在建项目建设提速 完成同期投资计划125.2%
- 住建部:平衡疫情防控与城市管理 学习“成都经验”
- 整治城市建设安全隐患 住建部部署六项重点工作
- 2020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 1三地合作探索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新路径
- 2张小龙:坚持向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
- 3配套更完善 居住更舒坦(倾听·老旧小区…
- 4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 5“新型共有产权房”5年后可全产权交易
- 6鼠年纪事:特殊的2020,不一样的房地产
- 7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开通
- 8脱贫攻坚战 央企显担当(产经观察)
- 9三大运营商回应被纽交所退市:尚未收到任…
- 10地下空间开发直接投资规模约8万亿元
- 评论
- 关注